费德勒对纳达尔,德约对战胜率较低的结论是很不科学也不公平的。以上三者同属于高排位种子选手,相遇也一般在半决赛以上。德约崛起的那几年本来就是费德勒低谷期,纳豆在红土又是BUG。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费德勒的稳定性,即便是在费德勒低谷期间,也经常能熬到半决赛半决赛跟纳达尔或德约对战。而纳达尔德约,在自己非擅长场地或状态不佳时,经常在八强甚至十六强就被爆冷出局,根本没有机会碰到费德勒。如此一来,费德勒面对的纳达尔和德约大多都是状态绝佳的,而相对的,那时候的费德勒却未必是最佳的,自然数据就不利于费德勒。
谢邀。我个人认为纳达尔比费德勒更强一些,主要还是纳达尔克费德勒,这点从双方交手的数据分析就能看到,费德勒04-07年几乎所向披靡,当然也有网坛青黄不接的因素有关,但是在红土赛场,凡是碰到纳达尔,他几乎没有赢过!然后从08年开始,纳达尔开始蚕吃费德勒的领域,要不是德约,纳达尔现在有可能是20个大满贯冠军在手了
纳达尔伤病太多了不然他恐怕可以完全支配费德勒,其实他两个在某段时间的对战是一边倒的,那时候费德勒基本完全打不过纳达尔,但费德勒状态保持的一直不错,而纳达尔屡屡遭遇伤病,所以后面战绩焦灼也不难理解。当然,费德勒巅峰时期是没有纳达尔和德约的,但你不得不承认,这两人起来以后,费德勒对他们两位真的很难,尤其是德约。
这个问题虽然有些瑕疵,不过也懂你的意思。
这是双方打球的风格所决定的。
奶牛的打法很全面,除了反手有一丢丢平凡,其它的如正手,底线,发球,上网,高压(特别是背向高压)等个个优秀,而且组合很合理,也很善于借力,场上也很善于审时度势(有很长一段时间奶牛没有请教练),整个比赛过程行云流水,合理分配体能,更善于有选择的参加比赛,从而保持较好的身体健康,同时也高效率的保证自己很高的积分和排名。他的这种打法可以说是经济实惠效率高。
而拉法的打球风格又是另外一种:强力上旋冲击对方,几乎每一拍都是蓄力暴击(现在蒂姆也是相似的风格),战术上也比较单一和保守,基本上是防守反击。你看了红土上的纳达尔比赛,你会觉得场地对他来说真是太小了,对手很难把他打死。所以你能看到纳达尔强壮的身体特征:强壮的上臂,腹肌,臀大肌(所以拉法经常要扯一扯裤子的裆部,哈哈)大腿小腿…
随时发力又跑不死,结果就是身体折旧快。拉法这种打球风格,落实到运动寿命上,肯定要比罗杰短。一过了三十,两者的优势劣势就慢慢的变化了。
但凡暴力选手,或者说比较单一依赖某一专项技能的选手,运动的寿命都比较短,比如冈萨雷斯,卡罗维奇,罗迪克…预计蒂姆也是这样。
同样的情况,德约科维奇的运动寿命也是比较长久的。
另外一点,就是对胜利的渴望程度了。费德勒和纳达尔都能长期保持较高的竞技状态和对胜利的渴望。而对于一些情感比较丰富,爱好广泛又缺乏自律的选手,比如里奥斯,加斯奎特,克耶高斯等,这些都是天才选手,但就是缺乏对胜利长期持续的渴望,这也是影响运动寿命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