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队排出了3-5-2的阵型,
门将是罗阿,3名后卫分别是维瓦斯、阿亚拉和查莫特,5名中场中,萨内蒂和西蒙尼搭档后腰,其他三人分别是贝隆、阿尔梅达和奥特加,巴蒂斯图塔和“小虫”洛佩兹搭档锋线。
英格兰队则排出了最常用的4-4-2阵型,
门将是希曼,坎贝尔和亚当斯搭档中卫,勒肖和加里内维尔分居左右两侧,4名中场是贝克汉姆、斯科尔斯、保罗因斯和安德顿,希勒和欧文搭档锋线。
除开这两个进球的背景,单轮难度来看,博格坎普的进球明显难度更大。
从传球类型上来说,梅西接到的传球,属于过顶直传,传球前传球手会根据队友跑位的大致速度,方向以及防守球员的位置,预先算好传球的路线角度,尽可能让接球队员能舒服的拿到球,也就是人们调侃的“只管跑,传不到位算我输”类型的,相对来说球来的比较温柔,距离短,球路平顺,且会给接球队员一定的战术纵深来处理球,一般情况下只要传球成功,多会形成单刀。
而博格坎普接到的球属于长传冲吊,传球的时候不需要过多的考量传球的路线或者接球队员的感受,最终目的,只要把球传到指定区域即可,也就是大家经常调侃国足的“我只管传,能不能接到关我屁事”类型,相对来说球来得比较粗鲁,距离长,抛物线大,需要接球队员自己跑位,判断球的落点以及处理球的方式。一般长传冲吊的落点已经处于对方禁区的核心地带,所以接球队员几乎没有战术纵深可言,通常的处理方式都是作为一个支点,将球过度给后插上或者身边的队友,但是博格坎普技高人胆大,胆大技更高!面对急速下坠的来球高速插上后毅然选择停球反向扣球过人射门,动作一气呵成。会踢球的朋友对于长传球和直传球哪个接起来更有难度应该有比较直观的印象。而所谓“梅西接球时尼日利亚球员贴身紧逼”的说法,完全就是梅吹幻想出来的,因为梅西接球的时候离他最近的尼日利亚后卫还有两米远呢!
我发这个的目的就事论事,希望梅吹有点底线,不要梅西一有撒就非要强行对比,梅西固然厉害,但是也不能被梅吹毫无下限的神话。
下面来欣赏其他的神级停球
冰王子闲庭信步,步步为营
依然是冰王子华丽转身,乾坤挪移
高速运动中,精准的大腿肌肉部位接球和卸货,并且始终保持在自己可控范围内,然后左脚背轻掂带勾和前趟送至右区前方,将球保护在右侧安全区,并高速加速甩开贴身防守人员,在自己的高速运动中调整好步频和逆脚的射门点,这个真的是一种超自然的运球和射门境界,享受啊!
和博格坎普的98进球异曲同工。要说的是梅西的超凡入圣的技术水平。通个此球已经充分展现出来了。当世足坛最能够完成这种难度进球的不超过三人!这球也是本届世界杯赛到目前为止的最佳进球!
博格坎普也是背身高速跑动当中接德波尔的50米左右的长传球卸扣打入死角的。这种球踢过球的都知道有多难。梅西的这个球精彩但和博格坎普的没法相比,而且只是小组赛打的还是实力一般的尼日利亚。而老博是在八分之一决赛对阵当时也是夺冠大热门的阿根廷,而且还是比赛第八十九分钟打入的,真正的球迷可能就知道论技巧球感重要性那个更高了吧!
按难度肯定是梅球更难的…首先高速插上途中一直有尼日利亚的后卫紧跟。左后方来的球不能趟大,不能停身体左侧,不能停身体后方(机会就没了)?唯一只能停在自己身体右侧,做到了…同时,往前推的一小步才是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方。方寸之间,紧逼之下,电光火石间就因为这一步才闪出了零点几秒的空间。大家可以回去看看慢镜头,否则的话后卫是可以封堵到的。最后完成射门的还是不擅长的右脚!
绝对载入史册的世界级进球!难度5颗星!意义也是非凡的。
1998年举办了第16届世界杯足球赛,比赛在法国进行,这是世界杯历史上首次由三十二支球队参加世界杯足球赛事。比赛分成8个小组进行,每个小组前两名进入16强淘汰赛。具体淘汰赛比分如下:
1/8决赛:意大利1:0挪威 巴西4:1智利
法国1:0巴拉圭 丹麦4:1尼日利亚
阿根廷2:2(4:3)英格兰
德国2:1墨西哥 荷兰2:1南斯拉夫
克罗地亚1:0罗马尼亚
1/4决赛:法国0:0(4:3)意大利
巴西3:2丹麦 荷兰2:1阿根廷
德国0:3克罗地亚
半决赛:巴西1:1(4:2)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