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羊没有举办全运会,第六届全运会于1987年11月20日至12月5日在广州举行。六届全运会奖牌榜前八名如下:
1、广东54金35银36铜;
2、上海32金29银25铜;
3、辽宁32.5金30银19铜;
4、北京17金23银25铜;
5、山东12金17银19铜;
6、四川17金19银14铜;
7、湖北15金13银20铜;
8、江苏9 金15银16铜。
1985年未举办全运会,不存在1985全运会奖牌榜。
全国运动会一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简称“全运会”。是中国国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
首届全运会在于1959年在本届举行,从1975年第三届全运会开始,其后每四年举办一次,一般在奥运会年前后举行。因此1985年不是全运会举办年。
第十三届全运会在天津落下帷幕。山东体育代表团以58枚金牌位列全国首位。在这些冠军当中,既有征战多届的元老级选手,也有刚刚起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轻运动员。每一枚金牌,都凝聚着他们的汗水与泪水,他们交出了优异的答卷,创造了新的辉煌,无愧为山东体育的骄傲。
不是不重视,还是那句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时也决定文化和体育的发展,山东自古以来就是文化大省,现在经济发展也是常年在国内前三,加上山东人的体质和素质比较好,领导和各级体育机构重视,所以山东体育不想好都难,其他北方省市也很重视,但无奈经济发展不太给力,所以在体育方面投入就不足,所以很难出成绩。比如,辽宁省曾经也是北方体育的扛把子,但近十几年来,经济持续下滑,连带体育也就不给力了。
山东体育从历史来看一直是强队,从现在来看 山东政府文体部门重视体育产业的发展,群众基础好 政府重视,体育产业链越拉越长,形成良性循环 ,各个梯队建设有序竞争 ,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山东体育会越来越发展更快、更强。
其它北方省份不是不重视体育,而主要是资金问题,比如辽宁省,过去是体育大省,他的田径,球类,游泳等项目都是名列前茅的。山东省那时候还干不过辽宁省。但随着辽宁省的经济状况走低后,人才的流失,特别是高水平教练员的出走。而造成辽宁省的运动水准下降。所以说,经济实力决定了运动水平的高低!山东在改革开放后,全省的经济实力迅速上升。GDP一跃来到了全国第三。体育经费充足,再加上富裕企业的冠名,广告以及贊助,使得本来体育水平就较强的山东省如鱼得水。至今已成为全国体育实力四强之一。(广东,江苏,浙江)实力经常位居全国第一,也不足为奇!
全国经济体量,山东位列三甲。只有经济强大了,体育事业才能发达。山东气候宜人,适合各种体育运动在省内发展,有很多优秀的教练在山东默默奉献,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体育健儿。山东体育普及率高,从小学到初中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人才选拔和培训机制,体育健儿层出不穷,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山东群众体育开展火爆,通过各类比赛选拔,许多爱好体育的优秀人才又培养出更优秀的体育健儿。山东人口众多,自古是齐鲁大地,孔孟文化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从而造就了很多优秀的体育健儿,为祖国争金夺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