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邀请!
要说荷兰、丹麦、葡萄牙、西班牙这些国家历史上出过什么伟大的发明,瞬时还把我难住了。上课只记得工业革命以后,荷兰是海上马车夫,和英国争夺海外市场。不过只要努力检索,的确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可是还要加上伟大这个修饰词,还是让人有点不知所措。
1.荷兰历史上伟大的发明——显微镜
显微镜的发明者叫列文虎克,这家伙也没有什么正儿八经的工作,我记得我小时候读到的课文描述他给人家看大门。无所事事,混日子,每天上班就拿两个镜片搁那磨,结果有一天磨出了名堂,他把两个镜片拿起来对望,结果发现头发里有小虫子在动,后来才知道那就是细菌,就给那两个镜片组装固定,后来成了显微镜。
2.丹麦的发明
上课的时候,丹麦好像从来都不出彩,我就知道丹麦有个安徒生。我好像听说过丹麦人发明过一种打字机,还火了一阵。后来网上也传过丹麦人发明了什么垃圾焚烧发电厂、生命吸管,具体不知道,如果要符合题主说的伟大二字,我个人觉得够呛。
3.葡萄牙的发明——ATM
ATM确实方便,是葡萄牙发明的,后来好像英国人改造了。当然现在我们国家有了支付宝,我就很少使用ATM了。不过,不能抹杀ATM曾经在历史上的功绩。
4.西班牙的发明
西班牙一度是欧洲数一数二的强国,不过那是好几个世纪以前的事情了。
卷笔刀、短刀都是西班牙人发明的,据说西班牙历史上有一位国王不允许民众携带大的长的管制刀具上路,于是人们就发明了短刀。后来,好像瑞士的短刀做的更好。
这里的黄金,其实更多的是指新航路开辟后,西方进行殖民贸易活动带来的巨大财富。
西葡作为最早的海上霸主,其发展轨迹其实更多是侧重于美洲和西非一带的殖民活动,而且由于来自欧洲大陆的一系列争端,相对更早的没落,葡萄牙在1580年因皇室姻亲继承关系,曾被西班牙侵占,直到1640年才摆脱西班牙统治。而其殖民地同时又被荷兰人和英国人攻击。所以早早退出霸主行列。西班牙的没落轨迹更明显,尼德兰独立,英西战争的失败均是意义重大的转折点。而这一段时间荷兰与英国相继崛起。荷兰由于贸易商业上的优势,先于英国确立了优势地位,并最早建立了东印度公司完成了对远东的贸易垄断。但三次英荷战争拖垮了荷兰。霸权以及来自远东的贸易垄断成功转移到了英国人手里。因此,可以说西葡发现的金钥匙线转移给了荷兰,再由荷兰转交给了英国。老牌大航海时代列强的发展轨迹,真的很值得研究,很有现实教育意义: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两位,完美诠释了一句话:搞生产的才是大爷,只会消费是没出路的;而荷兰告诉我们另一句话:一定要控制资本的扩张,否则射向自家海军的炮弹,可能是自家资本家投资的。
葡萄牙作为大航海时代的先驱,率先短暂地成为了第一代扛把子,没几年就把宝座让给了西班牙。这两个老牌列强的崛起,可以用穷则思变来描述。欧洲富裕列强,一是大陆上的法国,另一个就是地中海的一些城邦,比如威尼斯。法国在古代欧洲是真的强大,农业发达,经济富足,当然,免不了要打仗,从而消耗实力,承受损失。而威尼斯则是占了地理优势,靠连接东西方贸易发财。不是有个戏剧叫《威尼斯商人》嘛,那是个贸易中转港口,非常繁荣非常富裕。
葡萄牙和西班牙在欧洲算不上富裕,可能还有点穷。他们太想和东方世界做生意了,结果陆上通道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把持着,过路费太高,还垄断。于是,他们两个就资助航海家从事大航海冒险事业,试图寻找通往东方的贸易新航线。结果,他们发现了美洲。
现在的资料显示,西班牙人也发现了北美,但是他们没要那块地,因为北美气候稍微冷一点,不如南美来钱快。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葡萄牙和西班牙果然有先发优势,把容易出成果的土地先占了。然后,很快地他们就在南美洲发现了银矿和金矿。阿根廷那边适合养牛,当然也是西班牙殖民地。于是,南美洲光开矿和农业生产,就解决了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发财事宜,让他们瞬间暴富。
于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就沉浸在消费的愉快之中,连西班牙无敌舰队的军舰生产,都外包给荷兰和英国造船厂!结果,英国拼命在家里搞生产,迭代技术升级,最终获得了持续发展的坚实动力。而葡萄牙和西班牙钱太多了,以为买买买就有好生活,结果等别人技术领先了之后,肯定要来打你啊。东方的大清和日本,不也是同样道理嘛!
所以说,会搞生产的才是大爷,因为你能源源不断地生产各类物资,在关键时刻转化为军事能力,就能自保,或者干掉别人拿走利益。而只会消费的就没出路了,钱再多也有坐吃山空的时候,更何况市面上有无数想要收割你财富的人在饥饿地盯着你呢!
荷兰其实是一群商人联合组成的一个资产阶级国家。荷兰人就是超牛的商人,在他们辉煌的时候,荷兰人搞出了世界上第一个证券交易所,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然后,荷兰人太有钱,炒郁金香炒出了金融泡沫。结果到最后,他们做了一件超级牛叉的事情,不知道是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们(荷兰商人)投资了英国的战争债券,直接资助了英国海军的发展。结果,英荷战争中,英国军舰射向荷兰军舰的炮弹,就是荷兰资本家的钱买的。
最后,荷兰输掉了英荷战争,结束了海上马车夫光辉的霸主历史。在北美,有一座原本叫做新阿姆斯特丹的城市,后来被迫割让给英国,改名为新约克,俗称纽约。荷兰的历史就告诉我们,资本是没有道德的,也是没有对错的。资本只去往收益率更高的地方,显然,英国战争债券的收益率更高,荷兰商人也不管对方买那些装备干嘛,就竟然这样买了。
因此,葡萄牙和西班牙告诉我们:一定要老老实实地发展制造业,哪怕辛苦一点,千万要把制造业的发展与升级,作为重中之重,否则将来有冲突,不会生产的一方必然会在斗争中失利。而荷兰则告诉我们:资本只追求利润,搞不好射向自己的炮弹,是自家资本投资的,因此一定要管控啊!
(欢迎关注探为观指)
这里我们要先做一个解释,就是在殖民时代,殖民扩张也是有区分的。像西班牙、葡萄牙属于早期殖民者,其最初的目的是寻找新的黄金产地和香料贸易路线,当他们发现美洲和东南亚地区之后,也不是说马上就能建立大片殖民地的,因为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的人力物力有限,所以基本上是以建立贸易站以及挑拨这些制度较为落后的政权的内部矛盾来赢得更多利益这个过程从1490s一直持续到1610s。
之后,殖民时代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早期海外贸易公司掠夺和小殖民帝国的建立。这里一个新的海洋霸主——荷兰崛起了,在印度尼西亚建立的荷属东印度公司作为荷兰控制东亚、东南亚和南亚贸易的一个总站,对于北美的利益则直接由荷兰本土控制。除了荷兰之外,法国和英国也开始了殖民扩张的路线,凭借着强大的国力,英国和法国很快就获得了大量的海外殖民地,并且先后击败了西班牙和荷兰,并收并了他们的殖民地。不过这段时间内(1620s-1740s),欧洲的殖民国家并没有能力对亚洲的大帝国进行征服(明清帝国、莫卧儿帝国、日本、暹罗和萨菲波斯),殖民地只能建立在像印度尼西亚美洲这些只有松散的部落却没有大国家政治的地区。
从1740s开始工业革命之后,尤甚是1785年,蒸汽机改良之后,欧洲的这些个殖民大国的实力迅速壮大,高效的生产力和交通运输使得他们可以快速的将士兵和补给运往他们想要运到的地方,有了战术先进的正规军参战,亚洲的老牌帝国纷纷倒下,或是沦为殖民地或是沦为半殖民地。而大清帝国正好处在这么一个悲惨的时间段,原本就衰落国力再碰上这么些个硬敌,中国又如何打得过呢?
反观明朝,正处在殖民时代的初期和中前期,在1521年屯门海战中,明军面对的是一群葡萄牙殖民者,或者说有殖民目的的航海家。但即使是面对这些非正规军,大明在战斗初期也是一点便宜没占到,最后使用人海战术取得了胜利。在随后的西草湾一战中,西班牙帆船也是无意间驶入广东海域,在一番激战后,本就没什么战意的西班牙人选择了逃跑。但这一下也是充分的让西班牙人认识到了大明当时的衰弱,以至于后来腓力二世会打算用两万西班牙正规军和半数无敌舰队来征服中国。公正一点的讲,嘉靖时期的大明南军(除了戚家军和俞家军),硬碰硬拼作战模式和武器是真的很难打赢西班牙的军队,不过我们有人数和地缘优势,你说假使西班牙人真来了,想登陆占领土地也是很难的(其实以嘉靖的尿性,没可能),但是海战是真心拼不过人家的战舰。
当时间到了十七世纪,荷兰成了印度洋一霸,为了获得东亚的贸易主动权,荷兰理所当然的和大明帝国又发生了军事的碰创,当然了,不管是澎湖之战还是料罗湾之战,大明均是大胜归来。但是胜利的原因并不像很多明黑说的那样因为荷兰没出正规军啦,荷兰方多是中国海盗啦,大明也是损失惨重啦之类的。事实上,荷兰真正的战舰并没有很多,大多数主要还是武装商船,大型战舰69艘(第二次英荷战争),其中20艘在荷属东印度公司,料罗湾海战里,荷兰出了10艘战舰,这就说明荷兰为了这次战争也是倾巢出动。确实,以当时的中国战舰的确硬碰硬打不过荷兰战舰,为此中国人出动了火船战术,150艘战舰里100艘是火船,这玩意放出去就用来沉的。总的来说,大明打赢这场仗靠的还是实力,就像我说的,你别看欧洲殖民者军备挺厉害,但是在工业革命到来之前,他们是没有实力来战胜亚洲的老牌帝国的。就包括后来的威尔士的三艘英舰,大明和他们只能说是武装冲突,并没有打仗,即使威尔士占尽了便宜,他也明白再拖下去自己也会被大明灭了,所以就做了让步。
总的来说,大明之所以赢,不是说大明科技碾压世界(那是做梦),而是中国国力强大,而欧洲殖民者的自身实力还没有强大到可以撼动一个大帝国,但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再也没有什么能够阻止欧洲殖民者的步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