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是第24届奥林匹克运动会。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将于2022年的2月4日星期五在北京开幕。这届冬奥会将设三个赛区,分别是北京城区,延庆,河北省的张家口崇礼区。这一届的冬季奥运会新增了7个比赛小项,届时共产生109枚金牌。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会徽(飞跃),是第13届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使用的标志,主要由会徽图形、文字标志、国际残奥委会标志三个部分组成,图形主体形似汉字“飞”的书法字体,形象化地表现了冬残奥会使用的特殊运动器械的形态,由红、蓝、黄、绿四种颜色组成。[1]
2016年11月20日—11月30日,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委会(简称北京冬奥组委)面向世界征集北京冬残奥会会徽的设计方案投稿。2017年11月4日,北京冬残奥会会徽审定。2017年12月15日,北京冬残奥会会徽正式发布。[2]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会徽整体充满昂扬向上之***、奋进飞跃之动感,色彩丰富,象征运动员以坚强的意志作为精神的翅膀,在冬残奥赛场上放飞青春梦想。[1]
第13届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The XIII Paralympic Winter Games),即2022年北京冬季残奥会,是由中国举办的国际性残疾人奥林匹克赛事,2022年3月4日开幕,3月13日闭幕。
2015年7月31日,托马斯·巴赫宣布2022年冬季奥运会及冬季残奥会的主办城市是北京。北京申办成功后,北京成为残奥史上第一个举办过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和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城市。
北京冬残奥会赛区的竞赛场馆有6个,其中4个为现有场馆,2个为新建场馆。水立方、国家体育馆、五棵松体育馆和首都体育馆,将分别举办冰壶、冰球、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的比赛。新建的国家速滑馆,是北京主赛区标志性场馆,也是唯一新建的冰上竞赛场馆,被形象地称为“冰丝带”。国家速滑馆利用2008年奥运会曲棍球和射箭的临时场地进行建设,拥有亚洲最大的全冰面设计,冰面面积达1.2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