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过度放大王一梅和丁霞的场外冲突,其实她们自己没那么小家子气,主要是教练布阵问题,刘晏含的主打对辽宁的一传没有任何提升,而作为主攻手她的强攻也未必比大梅强悍,觉得问题在接应,王美懿真的是个摆设,刘晏含和大梅可以安排一个打接应位置,攻击力就会增加许多,她们俩也都能打这个位置,颜妮和胡铭媛的拦网再积极些,可能会好很多,现在问题根本就是在天津队的发球攻击下自乱阵脚,宫美子做为自由人实在差强人意,既然这样,不如前排主攻也下撤接一传安心把一传接好,特别是刘晏含怎么能不接一传?如果有段放和王一梅都在一个主攻一个接应也挺好的,丁霞传球点就能分散,偶尔偷袭颜妮和胡铭媛的副攻,是不是更好?天津引进的主攻刘晓彤都能接六轮一传自保,刘晏含就别当甩手掌柜了,她不接一传丁霞就移动过早,反倒乱了节奏,引起整个球队心急心慌的问题。
辽宁女排输在科研投入上,其实地方队也需要投入精力搞数据分析和战术研究,辽宁队这场球被对方研究透了,球员打球风格落点都需要有对策,但开始时辽宁队的吊球打乱了天津,但这不是万全之策,只能偶尔用,天津队熟悉了就不灵了。后三局天津队对辽宁的防守起球就像队内训练,一防一个,根本打不死,这就是准备和科研投入的问题。另外辽宁的发球没什么威胁,八强战时打天津主要发的是天津的自由人,那场比赛天津的自由人确实表现不好,这场不一样了,天津自由人的防守和一传起球到位率超常的高,让人不得不佩服。但辽宁还是发这个自由人,没有改变,输球就是自然的了,天津其他人的发球相比辽宁队也要好很多,另外我也质疑在每局末关键球发球时为什么不换上王一梅上场冲一冲?
球员心态失衡没有发挥出正常水平应该是辽宁女排输掉主场首站的最主要原因。
从两支球队阵容来看拥有丁霞、闫妮、殷放和强援刘晏含的辽宁女排在纸面上肯定是不输于整体实力略有下滑的天津女排甚至个别位置还要有一定优势。
但是多年未进入四强的辽宁女排在面对老牌强队天津女排时,年轻球员大战经验不足心态不稳的问题暴露出来,拥有奥运金牌的丁霞和颜妮也没有在关键时候稳定住全队急躁的心态。造成球队在整场比赛的技术统计方面全面落后天津女排。辽宁女排在进攻端以49比62落后13分之多。发球环节也未能冲开天津队一传,直接得分以2比7落后5分。拦网环节,是辽宁队唯一占优的主动得分环节,以9比8领先1分,不过对李盈莹限制不力,破坏拦网过多。
反观天津女排,客场面对强敌时尤其在先输一局的情况下球员不急不躁稳扎稳打,充分发挥了老牌劲旅的成熟心态和整体技战术。后三局比赛完全占据场上优势,李盈莹51扣22中,2发1拦,贡献25分,荣膺得分王;王媛媛8扣2发2拦,贡献12分;刘晓彤47扣20中,1发,贡献21分,最后顽强拼下这场关键的客场重新取得主场优势。
辽宁女排在主场输球,是心理准备不足造成的。一是对落后球心理准备不足,以为上来就能把对手打死;二是对我们天津女排的顽强估计不足,在输掉第二局被天津女排扳平时,辽宁女排一下子就急躁起来;更主要的,辽宁女排教练心理准备不足,布置上,肯定抠得不细。
其实,从绝对实力上,辽宁女排还是很强的,只是没使出来。
从场面上看,其实两队实力相当。辽宁输球主要是发球持续给对方的压力不够,致使天津能自如的组织战术;同时,辽宁除过第一局,战术组织不够灵活,后攻的战术组织不成功。对天津引援后的战术变化应对不及时,天津在引入刘晓彤和陈馨彤后,进攻点增多,变化多,特别在三、四局,辽宁没有跟上天津的节奏变化。最后是辽宁的心态,在第四局,辽宁在比分落后时,心态失衡。所以在后边的比赛中,辽宁如果能处理好以上几方面,双方有的一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