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世界女排锦标赛中国女排分在D组,同组的球队有日本、比利时、阿塞拜疆、波多黎各、古巴队,这是一个上上签,中国女排以头名出现,进入六强赛中国女排与多米尼加、巴西队分在一组,中国女排赢了多米尼加进入半决赛,中国女排以3-1战胜意大利队,挺进决赛,决赛中国女排主力朱婷由于消耗体能过多,导致状态下降,不敌美国队屈居亚军!
这个纪录片我也看了,陈展确实有过,但不应该引起这么大争议,她的表现只是当时中国女排实力的一个缩写而已。那次中国队的失败,应该说是整体不成熟的体现。中国在领先的情况下,除了一传不稳之外,朱婷后攻被撑起,曾春蕾进攻被拦,惠若琪平拉开没有扣死等,都对最后结果产生影响。
不要把没有拿下14世锦赛金牌的责任,过分地扣在一名队员头上,从而给大众留下印象,似乎中国女排当时真的实力强大到可以拿下那次世锦赛金牌。说实在,以当时中国女排实力拿下世锦赛银牌,已经绝对属于超水平发挥了。
最终中国负于美国获亚军的根源,客观地说,首先是全队自己整体心态出了问题。领先时候,为何朱婷最擅长的后攻怎么扣不死?打美国最有心得的曾春蕾为何进攻被拦?而惠若琪最擅长的平拉开怎么也会没扣死?的确,自由人陈展没有接好的两个一传,是她个人心态的问题,但这更是全体场上所有中国队员们心态的体现。
说实在以当时美国队的表现和实力,就算拖入第五局决胜局,中国女排一定有胜算吗?14年朱婷体能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惠若琪在10年重伤手术后,体能不足一直困扰着她。也许由于体能不足导致她们的两次进攻不下球?而当时袁心玥拦网判断和移动还远未成熟……
相反美国女排体能一直是她们的优势,她们的快速立体全面打法一直比较“克”中国,2015世界杯、2016奥运小组赛,中国女排都输给了美国,那时我们已经有了林莉这位一传能力极强的自由人,中国队赢了美国吗?
这个结果,对于当时中国女排来说是巨大的信心提升。但当时的中国女排的确尚不具备世界冠军的底气,队伍还不成熟。2014世锦赛中国女排拿下亚军,已经是意外之喜。所以,别太苛刻了。
首先说世锦赛那场比赛,最后时刻输球,我觉得不止是自由人的问题,而是多方面的原因。首先,陈展在最后时刻确实崩溃了,一传有直接接飞和严重不到位的,影响了后续进攻;另一方面,当时朱婷后攻被撑起、曾春蕾、惠若琪不下球,也反映了当时队伍的实力还不足。所以,世锦赛决赛没有拿下,其实是整个队伍的实力还不够,自由人位置是队伍实力的一个缩影,也可以说是一个大短板。
再说说CCTV的职业素养问题,说实话,真心都懒得吐槽了。央视安排的解说,解说各个不专业;安排的排球口采访记者崔胖,问得都什么傻问题。这次的纪录片也是,整体非常好,但是配的比赛画面是错的,请的马记者说的话也是错的。这些制作人在制作纪录片的时候都没有认真看过比赛吗?马记者这么显而易见的错误,节目组居然都没发现,太不应该。
最后说说马记者,我看她的采访有十年了,煽情确实有一手,但是在对比赛的阅读能力、细节的把握上真的差太多,我爱女排这个平台还需要做得更精一点,煽情可以,但基本的细节不要弄错,不然真的扫兴。
这几日央视这个《星耀征途》纪录片的播出,带着球迷重温了两年前中国女排的夺冠历程,让人看着热血沸腾!不过当时的随队记者《体坛周报》马寅的一些采访言论引发了网友们极大的争议。她在纪录片《星耀征途》第三集对自由人陈展的点评在“老球迷们”中引起了强烈反感。
当年那场比赛我又反复回看了一次。23-22那个暂停,镜头捕捉到了陈展转过来的一个表情,已经是崩溃要哭出来的了,所以陈展的发挥和水平有问题的。但是你要说输球就是在她,也有失偏颇,沈静思至少在这几个球的反击中,分球或者选择保守,或者思维固定化(给了主攻没给接应);拦网人暴露性进攻拦不到,都是要承担责任的。
从我个人角度来看,作为场上自由人,陈展不是说没责任,但是把责任全怪在一个人身上,还强调要是拿下第4局,第5局就如何如何,把莫须有的丢冠军的责任推到一个轮换队员身上,就很说不过去了。如果马寅能换种中肯的表达方式,球迷心里也不会这么难受,对当事人陈展也不会造成这么多困扰。
热心的铁杆情迷还未马寅酝酿了一套完美的说辞:上一届世锦赛我们在自由人的位置上吃过亏,郎导也尽量扬长避短把两个自由人轮换着用。遗憾的是,决赛对美国的第四局关键分没拿下,和我们的自由人一传发挥不稳定有一定关系。
而且事后郎导也澄清事实陈展只是送了个探头,赛点的时候一传不到位,结果成了连续飞一传。我一向很反感赢球大谈精神,输球追责个人的行为。排球是个集体运动,输球从来都不可能是一人的责任,再说女排那个时候能拿亚军是很好的,也许只有那个水平,输球是整体实力使然。能拿亚军就是奇迹了,赛前谁敢打包票进决赛?想想当时朱婷才19,袁心玥才17,咱们的攻手都是有进步空间的,绝不仅仅是自由人的问题,其他队员的整体实力都不具备冠军的实力,所以,要从全局整体来看问题,不能单拎一个人说事。希望陈展不要因此而困扰,你为女排做出的贡献我们都记得!
这是中国女排教练团队,媒体人,甚至球迷等习贯性的甩锅说,这并不是女排精神。一个团队14个人如果13个一传都过硬能至于整个球队输球吗,再说训练,选人,换人的权力还在主教练的手上,甩锅运动员不是等于打脸教练团队吗?女排精神不能成为某个人的精神。对于运动员基本功不扎实或发了挥失常主教练应该首先承担责任,不要让战将承担太重的压力。
15年世界杯,16年奥运会按照你马蝇说法换自由人了,你赢美国了吗?不都是输了吗?不要把责任怪到一个队员身上。当时的水平拿亚军已经踩狗💩运了。郎平带的国家队一直都怕速度快的队伍。98年世锦赛输韩国,直接气的一个老大爷断气。还有现在所谓的大国家队比以前七人打天下好之类的说法,我是不同意这个观点的,与其说现在是大国家队,不如说是朱婷的国家队,所有重要比赛基本朱婷全部从头到尾,其他队员轮番换,郎平更本不敢换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