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和羽毛球双打区别不大
技战术
单打讲究的是个人能力,跑不死,防得住;
全攻全守,打落点的能力非常重要。
单打以拉吊突击,打四方球为主;
拉吊是为了调动对手的脚步,也消耗其体力。
单打不可能太多突击,
因为太耗体力,而且往往影响自己回防。
同时,单打极其注重脚步,要求灵活、迅速、到位。
双打则以接发球、抢网、平抽快挡为主,且要尽可能下压。
一、乒乓球奥运男双冠军
从88年乒乓进入奥运开始,到08年北京奥运双打被团体取代,共诞生了五组男双冠军,全部是中国选手,依次是:
①陈龙灿/韦晴光(88年汉城奥运会)
陈龙灿(四川),右手直板近台快攻打法,手腕力量大,球路刁钻;
韦晴光(广西),左手直板近台快攻打法,现入籍日本,改名为韦关晴光。
②王涛/吕林(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
王涛(北京),左手横板弧圈结合快攻打法,反手弹击为一绝;
吕林(浙江),右手直板近台快攻打法,步伐灵活,善于跑位。
③刘国梁/孔令辉(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
刘国梁(河南),右手直板,率先使用反手横打技术,男单大满贯,现为中国乒协主席;
粗略总结几点区别,不尽详细,欢迎各位球友多多指教。
一,接球方式:发球后,乒乓球是必须一人一拍,不能连击,而羽毛球是不限制击球人的。二,场地范围:乒乓球双打区域较羽毛球双打区域小。
三,比赛分制:乒乓球双打是11分制,而羽毛球是21分制。
四,接球方式:乒乓球双打是在立定后击球,不提倡在空中击球(除应急外),羽毛球双打是在运动中击球。
五,用力方式:乒乓球双打手腕基本固定,以小臂挥动为主,大臂辅助,羽毛球双打要求灵活地使用手腕,加上大臂的挥动去下压球。
乒乓球奥运男双冠军:马琳、王皓、王励勤、马龙、张继科
羽毛球奥运男双冠军:蔡赟、傅海峰、亨德拉、基多
作为最不受重视的项目,混双在大满贯决赛中仍旧采取的是决胜盘抢10赛制。首盘比赛,斯莱伯尼克/内斯特6比3先赢一盘,但非种子组合詹咏然/汉利随即以同样的比分将大比分扳平。抢10比赛中,斯莱伯尼克/内斯特10比7战胜詹咏然/汉利夺冠。
这是内斯特第2个澳网混双冠军,2007年他曾和利霍夫采娃搭档赢得冠军。而对斯莱伯尼克来说,这是她的首个澳网冠军,但却让她集齐了全部四大满贯混双冠军奖杯。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们可以来回顾一下奥运女双的那些有趣的事儿
1. 乒乓球进入奥运会比较晚,第一次还是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这一年拥有主场优势的韩国乒乓球队出现了一个历史性的天才,嗯,她就是玄静和。韩国女子乒乓球很有意思,天才不少,但总是凑不到一起,早期的李寿子参加了 1981/1985两次世乒赛,后来的梁英子参加了1983/1987两届世乒赛,两位天才选手始终凑不到一起,不是因为和教练吵架就是犯病打不了。但在汉城奥运会上,第三位天才玄静和终于出现了,与前辈梁英子一道参加了女双。
本来她们只是具备冲击女双金牌的实力,但未必能够如愿。主要竞争对手就是当时中国的金牌女双组合:戴丽丽和焦志敏。戴丽丽是极为擅长双打,右手直板快攻,而焦志敏是左手横板,整体实力全世界顶尖,她俩的配合可以说日趋完美。
不过由于出征汉城之前,何智丽又大闹了一通,导致最后的汉城女双(当时一个协会只能派一对选手)改为了焦志敏和陈静,这几乎是世界乒坛的奇葩组合,两位左手选手居然搭档双打(由于站位的影响,双左选手极为吃亏)。不过焦志敏和陈静还是凭借强大的个人能力,打到了决赛,1:3输给了梁英子/玄静和,这也是乒乓球历史上第一块奥运会金牌,中国因为这种特殊情况,遗憾告负。
2. 再说说邓亚萍/乔红这组合,她俩获得了1992/1996两届奥运会女双冠军。她俩组合开始也很无奈,邓亚萍刚入队,大家多少有点瞧不起她,最后只有老好人乔红愿意和她配合。结果两人越打越好,从开始输给玄静和/洪次玉,到后来输给乔云萍/刘伟,最终战无不胜,卫冕奥运女双。我认为她俩综合实力是必要条件,但更为关键的,还是两人性格上的互补。邓亚萍冲击力够强,一往无前,乔红技术全面性格平稳,正好配合。